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谢臻老师团队以福建省为例,在土地资源管理权威期刊Land Use Policy(《土地利用政策》)(IF=7.1) 上发表了题为“Cropland compens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China aggravates non-grain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Fujian Province”(《山区耕地补偿加剧非粮化:来自福建省的证据》)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膳食需求转型的南方山区耕地果树“非粮化”扩张机制与适应性管控研究》(42201280)资助。
中国耕地占卜平衡制度造成的土地空间位移正在显著改变山区耕地分布格局。平坦地带大规模优质耕地以建设用地征用为主,而山区补偿同等质量耕地的利用情况尚不明晰。然而,忽视山区耕地“非粮化”的快速扩张可能会导致对国家粮食安全前景的高估。
课题组采用决策树分类器检测福建省近10年占补平衡制度下补充耕地利用变化特征。观察发现:(1)福建省原始耕地分布东部、南部地区高于西部、北部地区。然而,补充耕地分布呈现相反的格局,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密度高于南部和东部地区。(2)补充耕地面积与区域农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逐渐增大,表明CCL有向农业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始耕地“非粮化”率约为9%,而补充耕地“非粮化”率约为16%,是原始耕地“非粮化”率的两倍,这表明补充的耕地更容易发生NGP。而原始耕地的“非农化”率明显高于补充耕地,分别为8%和2%,这表明原始耕地更易于发生“非农化”。(3)为了确定耕地“非粮化”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课题组采取了影响指标模型,研究了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区位环境和资源禀赋属性等驱动因素。各因子影响贡献率分析表明,与邻近农田的距离成为影响“非粮化”的主要因素,坡度因子的影响则持续下降,斑块面积对的影响是持续的。(4)研究进一步采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各种驱动因素对“非粮化”的边际效应,发现“非粮化”最常发生在坡度和海拔分别大于20°和1000m,与邻近农田和居民区的距离分别大于1.5km和6km,以及完全或半遮蔽的斜坡。研究成果为未来优化现行耕地储备资源评价及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片摘要
研究框架